2月24日,重慶市江津區公安局南城派出接到反詐預警指令,顯示轄區市民王女士已向詐騙分子轉款500元,極有可能被騙。
收到指令后,民警立即按照系統推送的電話與王女士聯系,但是電話無法接通,于是民警一邊查詢王女士的住址上門實地查找,同時通過電話希望與其家人取得聯系。
隨后,值班民警聯系上王女士,與對方見面后了解到,王女士幾天前接到一個微信好友申請,對方自稱是某快遞客服,主動聯系理賠相關事宜。王女士通過其申請后,對方卻一言不發。
過了兩天,王女士發現自己被該好友拉入一個微信群,群里顯示其他成員在通過做任務賺錢,任務方式包括關注網購店鋪、刷信譽、刷單等,還不時有人曬截圖,顯示自己獲利情況。
考慮到自己也閑來無事,可以通過這種方式賺點零花錢,于是通過群內“指導員”指引,下載了一個名叫kuku的APP開始做任務。第一次任務投進去288元,很快就返回了368元,第二次任務投進去500元,平臺很快又返回了650元,于是第二天王女士又按照微信群發布的任務,投進500元,居然平臺很快又返回了650元。
此時,已經獲利380元的王女士暗自竊喜,覺得自己找到了發財致富的好路子。微信群內消息顯示凌晨即將重磅推出更大額度的“福利”,王女士準備好搶任務賺錢,民警卻找上門來。
民警當面宣傳勸阻,講解“刷單返利”類電信網絡詐騙的騙術方式,沉浸在獲得意外之財驚喜中的王女士如夢初醒,稱自己開始時也很疑惑,居然有這么容易就能賺錢的好事情。雖然自己半信半疑,但是通過三次完成小額“任務”的驗證,對方的返利都是真的,準備等到凌晨大額“福利”任務一出來就去搶著完成。如果民警沒有及時勸阻,自己可能就因貪心被騙。王女士對民警及時上門開展勸阻提醒,讓自己避免了損失表示萬分感謝。
騙子通過互聯網、短信等廣泛發布虛假廣告,稱做任務可領紅包。誘騙受害人先進入大的刷單群,將活躍的人繼續拉入小群,在小群里最活躍的人,引流公司會將信息賣給境外詐騙團伙,由詐騙團伙“客服”一對一對受害人實施詐騙。
騙術解析
步驟一
通過簡單任務,領取小額紅包,將貪心的人進行篩選,拉入小群;
步驟二
在小群,完成下載APP(詐騙APP)任務,又可以領取小額紅包。
步驟三
已下載APP(詐騙APP)的,單獨加QQ,讓受害人做大額刷單,實施詐騙。詐騙分子充分拿捏了受害人的心理,把最活躍,最貪心的人挑選出來,實施精準詐騙。
警方提醒:“騙子利用受害人的貪念實施詐騙,逐步誘騙,讓受害人無法自拔。天上不會掉餡餅,沒有免費的午餐,動動手指就能賺大錢的絕對是詐騙;騙子制作虛假詐騙網址鏈接、APP,通過科技化偽裝,普通人無法辨別,請下載安裝國家反詐中心APP,給手機裝上防護罩;請各位網友牢記,任何要求墊資的刷單都是詐騙,遇到“刷單”“刷信譽”“刷信用”的,請主動遠離,都是詐騙!虛假詐騙平臺顯示的錢款,是提現不了的?!?/p>
(來源:平安重慶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