向陽(右)指導記者拍攝取景
記者 隆太良 文/圖
去年以來,縣融媒體中心結合黨史學習教育,在深化“走轉改”增強“四力”活動中,主任、總編輯、副主任帶領編輯記者深入基層采訪,交流經驗、傳授技術,不但錘煉了編輯記者的腳力、眼力、腦力、筆力,還推出了一批力作,其中多篇作品在中央、市級媒體發表。
田間地頭帶頭示范
身體力行走近群眾
3月16日,縣融媒體中心主任向陽、副主任譚華英帶領編輯記者,來到大歇鎮雙壩村采訪。
早在2005年以來,雙壩村緊緊圍繞新農村建設“生產發展、生活寬裕、鄉風文明、村容整潔、管理民主”的“二十字方針”,在深入開展以解決行路難、飲水難、用電難、讀書難、就醫難、通訊難、就業難的“七難”問題綜合試點工作中,廣大村民發揚不怕苦、不怕累的戰斗精神,拼搏進取,全村面貌煥然一新,村民的生產生活水平上了一個新臺階。在2011年12月,雙壩村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設指導委員會授予“全國文明村鎮”榮譽稱號。
采訪中,向陽、譚華英與編輯記者了解到,通過該村干部群眾持續開展人居環境綜合整治,深入實施美化、綠化和亮化工程,讓鄉村“顏值”再添彩,擦亮了“全國文明村鎮”這張亮麗的名片。在產業發展上,雙壩村以油菜花為“媒”,正致力打造“看得見山、望得見水、記得住鄉愁”的“醉美鄉村”,一幅農文旅融合發展的畫卷已徐徐展開。
新聞報道怎么寫?在向陽、譚華英的悉心指點下,編輯記者從雙壩村擦亮“全國文明村鎮”這張亮麗的名片的實踐中找到了答案。
隨后,一篇《以花為“媒”打造“醉美鄉村”》的報道躍然紙上,很快被市級主流媒體華龍網—新重慶客戶端轉載。
書寫沾泥土好故事
廣大讀者反響熱烈
“源頭有活魚,基層天地寬?!笨h融媒體中心總編輯禹云洲經常對編輯記者們說,下基層采訪要身入心入,要善于發現問題關鍵,精心提煉主題,才能寫出優秀的新聞作品。
2021年8月5日,驕陽似火。禹云洲帶領編輯記者來到悅崍鎮水橋村的有機水稻種植基地,指導隨行的編輯記者在采訪時如何“刨根問底”,如何發現關鍵問題,如何抓住新聞亮點。
大家在采訪時了解到,水橋村有機水稻產業欣欣向榮發展的背后,是悅崍鎮堅持黨建引領,大膽探索村級集體經濟發展路徑,不斷強化產業振興、組織振興、人才振興,實現富民強村的一個生動縮影,于是利用一整天的時間,跑遍了悅崍鎮的多個村組,圍繞“黨建引領壯大村集體經濟助力鄉村振興”這一主題進行了深入細致的采訪。
隨后,記者根據采訪內容,先后寫出《百花齊放春滿園》《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“加碼”》兩篇通訊,在縣融媒體中心的各媒體平臺刊用后,兩篇稿件皆被華龍網—新重慶客戶端采用,《為老百姓的幸福生活“加碼”》被人民日報客戶端采用,在讀者中引起了熱烈反響。
“走轉改”助力“傳幫帶”
提升采編業務水平
近年來,縣融媒體中心的主任、總編輯、副主任帶隊跑一線,在不斷錘煉編輯記者的腳力、眼力、腦力、筆力的同時,還利用自己豐富的實戰經驗,通過“傳幫帶”,對編輯記者進行創作培養,提高其業務水平。
“一個場景一件事,網友不是看電視?!薄耙⒁馊宋锱c景物的比重?!薄疤貙戠R頭要注意細節,強化藝術感染力和視覺沖擊力?!痹庑朗强h融媒體中心一名新媒體編輯,她在雙壩村拍攝《賞最美油菜花》的短視頻時,向陽在一旁不斷“點撥”。
“雙壩村的油菜花開了,好漂亮喲?!薄澳抢镏档靡挥巍笨h融媒體中心的短視頻《賞最美油菜花》推出后 ,廣大讀者好評如潮,大家紛紛在朋友圈轉發,讓雙壩村的油菜基地成為新晉熱門打卡地。
“編輯記者走基層,‘身入’不等于深入,身到更要心到?!苯衲?月,禹云洲帶領編輯記者到王場鎮采訪時,對編輯記者們說,只有帶著感情,真正深入基層,才能在采訪中發現新聞亮點;只有做到心到,才能在采訪中獲取最有價值的素材。
按照總編輯要求,記者在實地采訪時,用筆頭、鏡頭記錄了該鎮現代農業和生態觀光旅游業發展的生動場景?!锻鯃鲦偅狐h建引領,跑出產業振興“加速度”》在縣融媒體中心見報見網后,很快被多家市級媒體采用。
“主任和總編輯帶頭走基層,這是對深化‘走轉改’和錘煉‘四力’活動最好的動員?!笨h融媒體中心的編輯記者們深刻地感受到,只有沉下去,在親身體驗中尋找寫作靈感,在與群眾聊天中捕捉新聞線索,用群眾的語言寫新聞,才能把富有感染力的新聞作品呈現到廣大讀者面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