譚祥英在家做讀書筆記
記者隆太良謝天李小華文/圖
今年70歲的譚祥英老人是西沱鎮和宜社區居民,其孫子劉燚、孫女劉金鑫在西沱鎮小學校玉石校區上學。3年來,老人堅持每期參加該校區開展的“家長讀書沙龍”活動,養成了讀書和寫筆記的好習慣,3年來寫了厚厚的6本讀書筆記,連續多年被學校評為“最美家長”。
家校共讀,重拾兒時“讀書夢”
“本期‘家長讀書沙龍’活動的主題是:創新‘親子共讀’形式,架起家校讀書‘連心橋’?!比涨?,在干凈整潔、綠樹成蔭、書香氛圍濃厚的玉石校區,一堂別開生面的家長讀書活動正在舉行。
課堂上,一位身著紅色上衣,精神矍爍的老人一邊津津有味地聆聽著講座,一邊點頭回應,一邊在筆記本上快速地記錄著。她就是譚祥英。
“我從小對讀書情有獨鐘,由于家境貧寒,讀到小學三年級就輟學了,‘讀書夢’也破滅了。如今雖然年紀大了,但生活條件好了,自玉石校區開展‘家長讀書活動’以來,圓了我的‘讀書夢’。我堅持每期活動都參加,還養成了做讀書筆記的習慣……”讀書活動結束后,譚祥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,思路清晰,說起話來滔滔不絕。
乘著和煦的春風,深嗅濃郁的書香。記者了解到,為引導家長關注家庭教育,培養家校共讀的良好習慣,2015年以來,西沱鎮小學校開展了“以書為伴,做幸福家長”——“讀書好美”之“家長讀書沙龍”活動。玉石校區成立后,在2019年開展該活動時,譚祥英第一個報名,重拾兒時的“讀書夢”。
“癡情”讀書,6年寫了6本筆記
為讓學生家長有書讀、讀好書,玉石校區在圖書閱讀室配備了教育、健康、文史、法治等品類齊全的家長讀物數千冊。
“活到老,學到老。讀書可以增長知識,開闊視野?,F在最快樂的時光,就是參加學校的讀書活動,與孫子孫女一起讀書、共同成長?!闭劶白x書感悟,譚祥英和藹地笑了。
初涉閱讀時,由于年事已高,譚祥英常常是一邊學習一邊忘記。老伴劉興云說她讀書認字比娃娃都要辛苦,可譚祥英卻樂此不疲,把讀書當成一種樂趣,還堅持做讀書筆記。
“譚祥英老人在讀書時,書中有好的內容她就一字一句抄下來,當初寫的字較差,經過不斷鍛煉,現在的字已經寫得非常漂亮了?!痹撔8毙iL王小麗告訴記者。
譚祥英將讀書筆記本從袋子中取出來,記者將早前的筆記和最近的筆記作對比發現,前后字跡判若兩人。在近兩年的讀書筆記上,一行行鋼筆字工工整整,重要的字句和段落她還特意抄寫成紅色字跡?!斑@樣的筆記本有厚厚的6本了,大約有15萬字?!弊T祥英說。
72歲的劉興云對老伴譚祥英贊不絕口:“她學習起來可認真了,遇到不認識的字就問這個問那個,特別是晚上還堅持學習,一家人都挺佩服她的?!?/p>
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。譚祥英的讀書事跡鼓舞和感染了許多人,玉石校區的“家長讀書沙龍”活動越辦越紅火,最多的時候一堂課有200多名家長參加。
“親子閱讀”,傳遞社會“正能量”
有人曾說,“親子閱讀”,是一陣春雨喚醒一朵花,是一陣風吹醒一片云,是一顆心靈喚醒另一顆心靈。
劉燚、劉金鑫是留守兒童,在玉石校區上小學六年級,每天放學回家后在做家庭作業時,譚祥英就在一旁整理自己的讀書筆記。孫子孫女做好作業后,她又陪伴孩子讀書,這已成為祖孫三人每晚的“必修課”。
“在奶奶的影響下,我的閱讀能力和寫作能力越來越強了,學習成績越來越好了?!?2歲的劉金鑫說。
“我校以書為媒,倡導‘親子共讀’,旨在搭建家長與孩子溝通的‘橋梁’,增進親子之間的情感交流,通過分享讀書的感受與樂趣,增強孩子的學習熱情和自信心……”西沱鎮小學校黨支部書記、校長高明武說。
譚祥英愛讀書的習慣不僅影響著家人,也影響著左鄰右舍,鄰居們經常拉著孩子過來看老人讀書,并教育孩子說:“奶奶這么大年紀了,每天還在堅持看書和做讀書筆記,你們難道不應該好好讀書嗎!”
雖是古稀之年,譚祥英卻用自己的行動,給家庭和社會源源不斷地傳遞著共讀書、共成長的“正能量”,受到學校教師和學生家長的交口稱贊。